“历史已经证明,即便是像诺基亚这样位于顶端的公司也会从市场上消失。”
近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内燃机的诞生之地,戴姆勒董事长蔡澈(Dieter Zetsche)与一众政府官员探讨了汽车行业的未来。
会后,蔡澈在一辆奔驰电动车前留影纪念。值得注意的是,这辆奔驰EQ只是一辆原型车,并不具备行动能力。
戴勒姆的EQ品牌要等到2020年才会真正投入市场,这也突显了一直以来,德国紧抓内燃机不放,在电动车及相关技术上动作缓慢的问题。
●戴勒姆的EQ品牌要等到2020年才会投入市场。
“中国主导着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特斯拉则在电动车上占据着领先优势,第一轮数字化变革中,德国也输给了谷歌、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 巴登符腾堡州州长温弗里德·克莱舒曼(Winfried Kretschmann)在会议中说道。
他认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德国经济是否有未来,要看我们能否抓住即将到来的生态和数字化转型机会。”
尽管目前德国的汽车出口非常繁荣,就业率也相对较高,但对未来的前景,业内依然存在不安,这种不安由来已久,2015年大众排放丑闻爆发之后更是变得愈发明显。
政客们担心德国政府在新技术和配套设施上没有足够的投入,车企担心在电动化的道路上掉队,而工人们则担心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自己有可能会丢掉饭碗。
对于当前德国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德国总理默克尔非常清楚。“卡尔·奔驰发明汽车后,只有一家名为Studebaker的美国马车公司活了下来。”
“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我们要比Studebaker做得更好。”在此前的演讲中,默克尔如是说道。
5月,出席戴勒姆新电池工厂奠基仪式时,默克尔表示,德国应该在电池研究上投入更多资金。
●5月,出席戴勒姆新电池工厂奠基仪式时,默克尔表示,德国应该在电池研究上投入更多资金。
默克尔的竞争对手,社会民主党候选人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也希望政府能加大在基础设施和相关教育上的投入。在社会民主党的竞选纲领上,该党指出,提高德国电池产量对维持德国汽车产业领先地位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目前其产地主要集中在亚洲。在电池的研发上德国已经落在了很多国家后面,充电桩的建设工作也进展缓慢,今年5月,德国政府放弃了2020年100万辆电动车上路的计划。
博世董事会成员罗尔夫·布兰德(Rolf Bulander)表示,要想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德国需要在基础设施上投入500到800亿欧元的资金。
为了稳住新时代的地位,目前德国各大车企正在积极深化电动化道路上的变革。
今年3月,戴姆勒表示将加速电动车项目,计划投资100亿欧元,到2022年推出10款新的车型。
●卡尔·奔驰发明汽车后,只有一家名为Studebaker的美国马车公司活了下来,转型为一家汽车制造商。
“电动车和装满番茄酱的瓶子有些类似,在倒番茄酱的时候,虽然知道它要出来了,但并不清楚具体什么时候会出来,到底会出来多少。” 蔡澈曾表示,“而我们相信现在就是全面进入电动化的最好时机。”
虽然公司决策层充满信心,但工人们并不这样认为。
在很多工人眼中,德国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非常成功,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必须停止生产内燃机。对于未来,他们充满担忧。
戴姆勒的Untertuerkheim奔驰工厂拥有19000名员工,每年要为100万辆汽车生产发动机、车轴和变速箱,是戴姆勒历史最悠久的工厂之一。
“这里的未来与动力总成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就得开始为未来着想的原因。”工厂工会主席沃尔夫冈·尼克(Wolfgang Nieke)说道。
然而,由于担心戴姆勒的电动化战略会对自己的岗位造成冲击,本月,奔驰工人进行了罢工抗议。最后经过艰难的谈判,戴姆勒同意在该工厂进行电动车电池和其它零部件的生产。
“我们需要给他们讲清楚,尽管现在困难重重,但如果现在不走这条路,未来的情况会更加糟糕。” 大众集团主要的政治说客托马斯·斯特格(Thomas Steg)如是说道。
●在很多工人眼中,德国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非常成功,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必须停止生产内燃机。
去年10月,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将从2030年起禁止传统燃油车的销售。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显示,如果这一决议成为现实,60万德国工人将面临失业。
德国金属产业工会战略主管弗雷德里克·斯派德尔(Frederic Speidel)则指出,如果这一决定在10到15年内逐步实施,届时很多婴儿潮一代人都将达到退休年龄,其他人则可以重新接受培训,因此汽车行业或许可以适应这一变化。
然而,时间并不是确定的。
随着电池产量的上升和成本的下降,电动车价格将越来越便宜。很多专家预测2022年电动车的价格将会与燃油车相当。
各大车企都试图抓住电动化的浪潮,内燃机零部件供应商也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德国智库Agora总监克里斯蒂安·霍赫菲尔德(Christian Hochfeld)指出,德国汽车产业的压力正与日俱增。
“历史已经证明,即便是像诺基亚这样位于顶端的公司也会从市场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