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与全球汽车销量低迷下滑、中国汽车销量结束多年高速增长相比,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新一轮变革浪潮依然如火如荼。而这其中,以中国、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全球三大汽车发展引擎,正在着力通过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共同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化进程。
中国:因地制宜,加速商业化测试助推自动驾驶量产落地
从城市交通治理及消费者需求的角度而言,中国堪称全球自动驾驶最旺盛的国家。而要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量产落地,中国广袤的地理环境、稠密的人口密度、城市集群的多元化,都必将对自动驾驶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成熟度提出了高度的要求。
当下产业的重点,必须要依赖于国家与地方相结合,政企合力,根据区域特征,高密度、大范围的进行自动驾驶量产驾驶。
1月2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要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规定,经过多方专家会审,并经江苏省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建成了我国首个专门用于自动驾驶测试的封闭高速公路环境,于近日正式开展测试工作。
该封闭高速公路测试环境位于无锡市通锡高速公路(S19)南通方向,全长4.1公里。在该区域内,相关企业能够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所要求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识别及响应、前方车辆行驶状态的识别及响应、障碍物的识别及响应、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识别及响应、跟车行驶(包括停车和起步)、超车、并道行驶、自动紧急制动、人工操作接管、联网通讯等项目在高速行驶情景下的驾驶能力测试。
而与此同时,以重庆为代表的汽车产销大区也在加速建设适应自身的自动驾驶测试环境。
在重庆市政府引导下,重庆联通、重庆车检院和华为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在5G-V2X领域就政策与标准推进、科研项目申报、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示范应用与推广等方面展开合作,共享资源,谋求打造5G-V2X自动驾驶基地及创新平台及重庆市自动驾驶道路。
美国:Waymo一路狂奔,谋求自动驾驶技术及产业主导权
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商业化角度来讲,Waymo在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的领先性都无可动摇。更大意义上来讲,Waymo也代表着美国谋求领导自动驾驶产业的雄心。而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Waymo的进展更为迅猛,正在加速推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步伐,甩开后面的竞争对手。
在2018年12月5日,Waymo宣布推出自动驾驶叫车服务——Waymo One。由于Waymo One服务的区域范围、服务的人群等,都与Waymo此前进行的“Early Rider”项目相同,甚至,只有“Early Rider”的测试用户才能使用Waymo One。尽管美国自动驾驶立法在国会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美国部分群众对Waymo自动驾驶车辆的抵触,包括对Waymo自动驾驶车辆以及员工的各种不友好行为,但丝毫没有阻挡住Waymo的脚步。
而进入到2019年,Waymo的势头更加迅速,1月22日, Waymo官方正式宣布,在美国汽车工业重镇密歇根州,建立世界上第一家100%致力于L4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在未来五年内,在该地修建一个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英尺(约18581平方米)的制造工厂,预计雇佣400名员工。这一制造中心将为其合作伙伴FCA和捷豹生产的汽车安装自动驾驶系统。这表明,Waymo在拓展和部署自动驾驶业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抓紧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权。一个综合性的自动驾驶巨头正在加速进化。
德国:三驾马车携手,携手推动自动驾驶合作联盟
如果说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当前重在顶层设计,美国的重心在技术及产业的主导权,德国自动驾驶产业的重心则是通过德系三驾马车合作来推动。
早在2015年,宝马、戴姆勒和大众三家巨头就联手收购了曾是诺基亚旗下公司的HERE,该公司也是腾讯的全球地图内容和位置信息主要提供商,开始逐步部署车载导航及高精度地图的核心产业资源。
而从目前的最新动向来看,德国三家巨头的未来合作要深入的多。近日,就有媒体曝出,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可能联合开发下一代紧凑型轿车:宝马1系和奔驰A级系列,这是双方更广泛合作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合作的重点将包括共享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两家汽车制造商均有控制成本的需求,而共享紧凑型车架构将为双方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成本,节省下来的资金则可以转投到自动驾驶系统上,以避免在自动驾驶技术上输给一些传统竞争对手以及Waymo等新兴势力。
此外宝马正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CA)、麦格纳国际、英特尔以及Mobileye组成自动驾驶技术联盟,计划到2021年将一个全新的自动驾驶平台推向汽车市场。宝马还希望其他汽车制造商也能加入其自动驾驶技术联盟。
德国汽车企业间的合作精神显然也在吸引着其它企业的回应。1月12日下午消息,根据周二向德国反垄断办公室提交的文件,英特尔将由德国三家车企控制的HERE 15%的股份,寻求联合进军自动驾驶技术领域。
对于自动驾驶这样庞大的产业而言,其深度和广度已经远远超出单个企业、单一国家的发展探索。无需比拼中美德三国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劣,相反,更应坚定的相信,三种不同重心的自动驾驶产业策略,将更能加速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