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扇风后显示的温度。
炎热高温天,车子暴晒后成了小型蒸笼房,坐椅、方向盘都摸得烫手。除了开空调,还有什么方法能让车内温度下降呢?
做了4组降温实验,分别是车窗贴特殊膜、扇车门、使用遮阳板以及自制酒精水,希望从中找到更有效的办法。没想到,人体舒适感最强的,还是贴上阻挡紫外线的窗膜。
A
实验场景:汽车销售公司露天停车场。户外温度29℃,天气闷热,偶尔有风吹过,阳光照射不太强烈。
实验时间:7月12日10点到12点
实验设备:两辆同品牌同型号的小型轿车A和B、一个电子温度计、一块遮阳板、一瓶酒水比例1:10的酒精喷雾
●实验一
两车门打开+扇风=降温+速度慢
上午10点,把车A和车B开到露天停车场,让两车在高温下晒了半个小时。
10:30,测得A车内温度为37.9℃。将驾驶侧和副驾驶侧的两侧车门都打开,并反复开关,持续3分钟左右,随后再将两侧车门关闭。随后持电子仪器,再次在靠近方向盘的位置测试温度,发现电子温度计数值从37.9℃下降到37.3℃,直降0.6℃。
小结论:用开车门+扇风的方法,看似很通风,但温度下降速度较慢,降幅也非常小。实验结束后,钻入A车的驾驶座,身体闷热感强烈,额头开始出汗,人体舒适度不佳。
此外,dealer店老技工提醒,经常对车门做连续开关的动作,可能会对车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用期也会大大缩短,这个降温方式不宜频繁使用。
使用遮阳板防暑。
●实验二
关门+遮阳板=升温不明显+无太强闷热感
10时30分左右,测得B车内温度为36.3℃,10时33分,将遮阳板放置前挡风玻璃处,并关上车门。11时08分,打开驾驶侧车门,测得此时B车内温度为35.5℃,尽管温度下降同样幅度有限,但车内没有太强的闷热感。
实验结束后,钻入B车的驾驶座,没有感到“下不了屁股”的地步,触碰方向盘、仪表盘烫手程度也都能够接受。
小结论:遮阳板确实有一定的遮阳效果,它等于是给车加了一层保护,不让阳光直接照到车内,比较方便快捷。
使用自制酒精水降温。
●实验三
酒精喷雾=降温+速度相对快+人舒适感明显
第一个实验后,关闭A车门,将车辆在原地继续静置半个小时。
11点以后,用电子温度计再次测得当时A车内温度为38.3℃。将驾驶侧的车门打开,在靠近方向盘附近喷洒事先1:10兑好的酒精喷雾。
之后几分钟,A车内温度一直很稳定,电子温度计的数值微微上升到38.5℃,随后一路下降至36.4℃,直降了1.7℃。
实验结束后,钻入A车的驾驶座,酒精水的清凉感仍然还有,没有闷热感。
小结论:相较于实验一、实验二,使用酒精喷雾的方法能有效且快速降低车内温度。但在使用酒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喷洒,并且要打开车窗保持车内和车外的空气流通,以避免安全隐患。
B
实验场景:户外温度显示32℃,天气热,偶尔有风吹过,阳光照射稍感强烈。
实验时间:7月19日上午10点到12点
实验设备:一辆贴有防紫外线车窗膜的小型轿车C,一辆贴普通车窗膜的小型轿车D、一个红外线温度计、防晒测试板
贴有100%防紫外线的车窗膜。
●实验四
贴上防紫外线车窗膜
人在车内明显感觉舒适
从地下室将两辆同等性能的车放置室外,C车贴了100%防紫外线的车膜,D车贴了普通车窗膜,经检测可以阻隔61.8%紫外线。那么,两种车窗膜在一起做实验对比,是否有明显差异。
大约30分钟后,用红外线温度计测得C车车内温度为26.3℃,而D车内温度为36.6℃,两辆车车内温度相差10.3℃。
随后,坐在C车内没有感到明显的温度变化,车内相对凉爽。而在D车内就没那么舒服了,闷热感一下子上来,坐椅、方向盘开始发烫。
小结论:很明显,有防紫外线功能的车窗膜具有隔热效果,让车内的人舒适感更强。
●专家点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家靠近玻璃窗的时候,如果是打开窗把手直接伸出去,让太阳照射在身上,立刻有很烫很热的感觉,但如果这时我们把手伸回来,灼热感就会很快消失。其实,你感受到的是长波紫外线,太阳光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也主要来自于紫外线。因此,车窗膜如果100%防紫外线,那么自然给车内“降温”的效果,更明显的还是人体感舒适度。
●提醒
一上车就开空调猛吹不合适
应先打开所有车窗迅速换气
通过4组实验对比发现,贴上100%防紫外线车膜,人的体感是最佳的。使用自制酒精水喷雾,降温最直接快速。
当然,夏天高温环境下,应尽量将车停在阴凉的地方,不要被太阳暴晒,如果实在找不到阴凉处,停车时应将窗户打开,留出约一厘米的缝隙,便于车内外空气流通,温度上升速度变慢。
不过假如汽车一直在阳光下暴晒,那就不适合一上车就开空调。经过暴晒的汽车,车内温度会比车外的温度高出不少,司机上车后,应先打开所有车窗,迅速换气,换气完毕后再开启空调,才能够更快地将车内温度降下来。这里还有个小窍门,出风口最好向上倾斜,这样能够让空气更均匀分布在车内,从而有效地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