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汽车,正在逐渐经历两次脱胎换骨的“变身”:
第一阶段是成为更懂我们的智能助手,提供更多贴心的功能和服务,这一时期,汽车的核心功能依然是出行工具。
第二阶段,汽车将过渡为一个可以移动的智能空间,到了这时,它将彻底脱胎于曾经仅仅作为出行工具的命运,创造出几倍甚至几十倍高于以往的价值。
这样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一
我的一位好友是理想汽车的员工,由于周末经常加班,苦于无处安放自己9岁的女儿果果,急中生智之下,她把果果放在了自己公司的测试车里。
当听到这种行为的时候,大家都表示非常震惊:怎么可以把小朋友独自放在车里?
“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位好友回答,车里可以一直开着空调,副驾驶的屏幕可以看视频,果果开心的不得了,这位朋友每次加完班要带果果走的时候她都会恋恋不舍。
不仅如此,果果从此之后再也无法忍受乘坐不能播放视频的汽车,每次都嚷着要坐妈妈公司造的车。
这位朋友还曾经带着果果体验过蔚来的Nomi,果果从此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小机器人,甚至想单买一个Nomi和自己作伴。
智能化的车联网系统不仅彻底占领小朋友的心智,也将成年人彻底俘获。
我的老爸是“手写输入法”的重度用户,平时独自“战斗”的时候还好,当到了在车里需要导航的时候,一场“家庭大战”难免爆发。由于每次手写输入目的地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全家人坐在车里迟迟不能出发,心急的老妈分分钟就要从副驾驶上跳起来。
然而,自从去年家里换了一辆可以进行语音交互的电动车,老爸再也不需要在手机屏幕上费力的写字,开始直接对着汽车的屏幕发动号令,每次全家出发前“尴尬气氛”彻底得到了化解。
不仅如此,由于老家地处零下二十度的“极寒地带”,每次从外面进到车里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空调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之前,人们都是在浑身抖动的状态下驾驶,连踩油门和刹车的脚都仿佛失去了控制,无论你开的是多么豪华的车,全然没有任何从容和优雅可言。
而自从换上了这辆电动车,父母每次在出发之前都可以提前通过手机APP打开空调进行预热,此前狼狈不堪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汽车,正在从冷冰冰的机器变成人们的贴心伙伴,它能为人们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服务。
通过自动泊车,新手司机们再也不需要紧张而尴尬的展示自己并不熟练的停车技术。
通过自主召唤,要按下按钮,汽车就会开到车主手机上指定的位置,马斯克将带有这种功能的特斯拉汽车称为“一只跟着你的宠物”。
当人们来到车里的时候,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到是自己熟悉的人,自动的调节好你最喜欢的座椅状态和空调温度,开始播放你喜欢的音频,伴随着音乐,通过变换车内的氛围灯和你互动,整个驾驶的过程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如同举办了一个小型的Party。
而通过自动驾驶,人们可以从这项枯燥无味的体力工作中彻底解放,获得更多的时间。
但是这些,仅仅是汽车的第一次“变身”,它正在为汽车接下来的变革做好最基础的准备。汽车更重要的使命,是成为人们的移动智能空间。
二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私人空间越来越有一种“迷之热爱”。在公司,人们挤在狭小的格子间里,将自己的时间交给工作;回到家,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往往居住着5—6口人,人们又要把自己的时间交给家人。到哪里去寻找一个不被别人打扰的、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此时,独立而又封闭的汽车成为人们放空心情的最佳地点。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身边的人说,开车到家的时候,他们总是喜欢在车里坐十几分钟,玩会手机或者听听音乐再上楼。一位朋友对我说,他每次回到家都会在坐在车里发呆一会,完成从工作角色到家庭角色之间的切换。
建约车评办公室的一位老师甚至疾呼:汽车是一个已婚人士属于自己最后的阵地。
不仅如此,汽车正在扮演着丰富的角色,成为人们的生活、娱乐、休息、学习空间。
微信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在《日本人租了车什么都干的出来,除了开》一文中指出,在租车业务十分发达的日本,人们租车的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用于出行:有人是在午间租一辆车小睡一会;有人是为了下班后参加party,租一辆车用来换衣服和化妆;有人是为了找个地方安静地享用在便利店买的盒饭;还有人租车只是为了找个没人的地方可以大声朗读英语……
汽车共享服务运营商NTT Docomo一位高管表示:“许多顾客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私人空间,而不是真的需要一辆跑起来的汽车。人们在以比我们预期更多的方式使用我们的车辆。”
2018年的一次调研显示,日本最大的两家汽车租赁公司Orix Auto Corp和Times24至少八分之一的订单显示0里程。
据日本媒体《The Japan Times》报道,这些“不正当的租车动机”,让日本共享汽车市场的用户数量在短短5年间增长了超过70倍。
汽车作为“私人空间”的属性日渐成为人们的强烈需求。然而,长期处于在一辆不能长时间开着空调的封闭空间内,给人带来的体验并不愉快,基本会产生“夏热冬冷”的效果。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们在这样的状态下更是没有什么“体面”可言。这也是汽车的空间迟迟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
而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将一举结束这样的“窘境”。
三
自汽车诞生以来,虽然在性能、外观、内饰等方面不断进化,变得越来越“强壮”,但却一直没有脱离“代步工具”这一身份。
燃油车在最基本的一点——空调在静止状态下不能持续运行,就已经彻底堵死了其成为“智能空间”的上升通道。
传统燃油车的尴尬在于空调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虽然车内有一个蓄电池可以提供一部分电能,但蓄电池的电压只有12V,几乎没有可能带动2kW以上的大功率电器,而且对于大空间的汽车来说,空调的功率也会进一步提高。例如理想ONE前后搭载了两台大功率车内空调,前空调功率达到5KW,后空调为2KW。
其次,蓄电池的电量在一度左右,满电的情况下仅仅可以支持满负荷运转的空调工作30分钟。
如果长时间在怠速的状态下维持空调运转,发动机的燃烧不充分,废气进入到车内将有可能造成车内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这样的一波操作对于车辆本身也会造成伤害,发动机长时间低速怠速,会大大提高积碳增加的概率,导致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油耗增加、发动机功率下降、发动机抖动等等。
不仅如此,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持续运行,根本无法为用户提供一个完全安静的环境,人们的耳边将一直围绕着“突突突”的声音。很难想象,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从容的休息、办公、娱乐。
作为“移动智能空间”,最根本的是要有足够的“空间”。空间越大,体验越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纯电动汽车这一方面再一次战胜了燃油车。
纯电动车省去了燃油车中复杂的油箱、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排气系统等复杂的机械结构,取而代之的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结构更为简单。这也就决定了电动汽车会拥有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拥有更为宽敞的空间。
汽车的这场“变革”,只能发生在电动车身上。伴随着电动化浪潮的到来,人们看到了在这个不到10立方米的空间里将会发生的更多的故事……
四
蝴蝶,已经开始扇动翅膀。
2018年8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在Twitter发文称,特斯拉将为 Model 3、Model X、Model S 带来“派对与露营模式”。该模式可以让汽车在静止的状态下维持空调、车灯、音乐以及电力设备等运行 48 个小时甚至更长。
早在2017年,特斯拉曾经推出了一个简易的露营模式,但只能保证当车辆停车之后,空调还能保证长时间开启。而这一次的派对与露营模式则是对此前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
在露营模式推出后,已经有公司开始针对特斯拉的各个车型为其生产量身定制的折叠床。一家名为Dreamcase的公司将泡沫床垫、羽绒被和枕头打包成一个手提箱。折叠床垫分为四个嵌板,可以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拼接成一张床。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马斯克不仅想让汽车对人类更加友好,还想让宠物们也在这个空间里受到最贴心的关怀。
2019年2月14日,马斯克通过Twitter向狗狗表达了最诚挚的“节日祝福”,他宣布,特斯拉将在最新一次的OTA中推出“Dog Mode”,只要启动这一模式,车内的空调就会调成适宜的温度,中控屏上会显示“我的主人很快就会回来”。
此外,狗狗还可以在车内听广播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如果车辆的电量低于20%,汽车还会自动发送一条信息到车主的特斯拉APP上,提醒返回汽车照看宠物。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正在重点开发汽车在静止时的娱乐功能。
6月24日,有人在Twitter上晒出了一张照片,一位小女孩在一辆特斯拉上玩游戏, 有趣的是,她正在用真实的汽车方向盘操控游戏里的汽车向前奔跑,这种体验无疑要比在屏幕上用手指进行操控强不止百倍,它使得游戏更接近真实的体验。
今年9月,特斯拉向用户推送了V10.0软件版本,包括了《茶杯头》游戏,此外,车辆驻车期间,用户还可以通过Tesla剧场观赏电影和视频。
或许很多人会抱怨,特斯拉的内饰简陋、后排座椅坐起来并不舒服,怎么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生活空间”呢?毕竟,性能和科技才是特斯拉的标志,将汽车打造成一个“生活空间”并不是马斯克眼下所重点考虑的目标。
而对于法拉第未来的FF 91来说,“生活空间”却成为了他们的主打牌。
2019年11月22日,美国网友UP主《超跑爱丽丝》参观体验了FF 91的预量产车,在其发布的视频中,这款车除了令人尖叫的加速度之外,更让人印象深刻就是,这是一辆真正可以作为一个生活空间的汽车。这款车正在试图重新定义了出行的时间和空间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FF 91祭出了几个关键的“卖点”:
后排座椅有60度的座椅倾斜角度 ,头等舱后座体验可提供小腿,腰部和上背部的调节和支撑。 座椅还提供按摩,加热和通风冷却功能。
车联网系统设有“SPA模式”,开启该模式之后除可加热和通风的椅子外,它还可以自动播放轻音乐并且调节氛围灯和豪华照明灯。
不知前文中裹着睡袋在车里睡觉的老哥面对这样的场景会作何感想。
在娱乐方面,FF 91支持三个调制解调器,每个调制解调器都以4G LTE的速度连接,保证视频播放流畅。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无论坐在任何地方的乘客都可以具有“平等待遇”,这款车在各个角落一共配备了11块屏幕。
在打造办公空间方面,FF 91将提供一套办公室级别的连接系统,配备具有电话会议功能的后排显示器,可以进行Sharedrop文件隔空传送,此外,前后音区也都被隔离开来,互不打扰。
当然,无论这FF 91最终是否能量产成功,它都已经为我们展现出了汽车作为“智能空间”的方向和可能性。
目前,各大车企已经开始纷纷构想未来汽车将有可能展现的美好图景。
在2019年6月举办的亚洲CES展上,奥迪展出了一款会震动的车,当人们通过液晶屏幕观看电影的时候,车身和座椅都会随着电影的情节而晃动,空调也会配合情节时不时的吹几下风,将汽车直接变成了一个私人的4D影院。
奥迪还和初创公司Holoride合作,后排乘客戴上VR眼镜,在行驶时玩漫威主题的游戏,随着车辆行驶路线和路况的变化,通过传感器和游戏数据打通,乘客可以体验到对应的情节。
在2018年的CES展上,丰田还展出了可用于载客、物流、餐饮、销售、帮工等多用途行动服务的新世代电动概念车e-Palette Concept。在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下,将多种服务整合在一辆车的座舱内。
当然,汽车将给人们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随着5G车联网时代的到来,AR和VR的应用,将会逐渐成为主流。
车里的电脑的处理能力,是笔记本的数百倍,手机的上千倍。此外,汽车这一封闭而又独立的私人空间,是VR和AR得以实现的绝佳场所。以VR游戏为主题的电影《头号玩家》里的主角们正是在一辆车里带上设备进行“战斗”。
在这一领域,将吊打竞争对手的大概率会是苹果。
12月10日,苹果CEO蒂姆·库克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的专访,提出“增强现实(AR)将成为下一个科技核心。”他还表示,“苹果将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构筑前所未有的游戏空间。”
此时的苹果,正在夜以继日的打造基于AR和VR的下一代应用程序,相关的开发者套件(Toolkit)已日趋成熟。
智能手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苹果的野心,这家手握2000亿美元现金的科技巨头,正在亲手打造这个未来的“游戏空间”。目前,苹果已经申请了座椅支持VR的专利和车上使用VR防眩晕的专利。
苹果造车,已经不再是秘密。对于库克而言,他需要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带领苹果迎来继乔布斯之后的又一个巅峰,再创如同iphone一般的辉煌。而有可能助力库克实现这一梦想的产品,只有icar。
苹果开发的VR和AR应用,将无缝嫁接到汽车上,加上此前苹果系统和应用生态以及苹果对开发者们强大的号召力,在软件主导汽车的时代,苹果将会变得无人能敌。
想象一下未来的车内空间,人们可以通过VR技术进入各种逼真的场景中办公、学习、休息、娱乐,这种体验和当前的传统座舱相比,简直是“飞机+大炮”与“小米+步枪”之间的距离。
这一时代的到来,或许需要很久,或许就在眼前。因为,只要有一款量产的产品能成功定义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空间”的属性,就将掀起整个汽车变革的浪潮,如同当时苹果一经推出iphone,便在瞬间掀开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序幕,传统手机的时代很快成为过去。
伴随着一批巨头的倒下,新的力量开始崛起。这样的故事,将在汽车产业再次上演。
五
这样的一场变革,或将在整个汽车产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空间时代的到来,将会给整车企业新的挑战:
首先,产品将被重新定义。
此前,车企的目光聚焦在在如何不断提升汽车驾驶的操控感、内饰的精致感、乘坐的舒适感等方面,一直努力打造的是一个豪华的移动出行工具,并不断地将这个工具变得越来越精美、可靠、耐用。而在未来,车企需要为用户提供的则是移动的智能空间,是一个有别于单纯的出行工具的新物种。
当汽车的属性开始改变,产品的定义随之发生变化,车企需要考虑自己打造的每个产品要面向哪些人群,这些人群需要什么样的使用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生态服务。
例如,针对消费市场中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的人群打造不同的“移动智能生活空间”,正如一个精装修的房子一样,年轻人和老年人喜欢的装修风格和家具摆设是完全不同的,车企甚至可以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考虑到可以让用户自己可以进行“重新装修”,未来或将会诞生“车装市场”这样一个全新的行业。
而面对企业和中小业主,汽车又可以被设计成一个“移动智能办公空间”或是“移动智能卖货空间”。
此时,传统车企不再需要不断地去发现和探索潜在市场,并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类。
其次,软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汽车正在从硬件变为软硬件结合,甚至软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智能终端。
正如同在传统手机时代,我们关注的是手机的电池续航,最好能超长待机一周,看重它是不是和砖头一般坚硬,不仅摔不坏,甚至可以用来防身。
而在智能手机时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关注的是它的整个软件应用生态,为此,人们可以忍受它的续航只有一天,甚至不惜为其配备一块同样重量的充电宝。而人们使用手机的使用时长也从每天短暂的接打电话的时间变为“机不离手”的状态,甚至成为人们的一个新的“器官”。
这样的故事,也将在汽车的身上发生。
未来人们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将主要考虑的将不仅仅是这个硬件本身是否强大,因为这些已经无法再体现出过多的差异化,而应用生态和智能化服务的成熟度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点。
此时,车企应该担心的是自己如何不沦为基础的硬件制造商,避免让科技公司抢占制高点。当然,这样的忧虑已经在汽车产业发生:
大众可以说是最代表性的企业,为了不在这轮变革中陷入被动局面,这家汽车巨头正在疯狂转型成为一家由软件驱动的公司。目前,大众集团正在计划重组公司软件部门,声称到2025年要招5000名软件工程师。此外,大众正在夜以继日的打造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vw.os”。
然而,强如大众,依然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面露难色。有内部人士透露,软件问题目前正在成为阻碍MEB平台车型落地的一个关键因素,即使按时推出,实际效果很有可能大打折扣。
汽车OS的开发和电子电气架构的变革,将会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令人遗憾的是,传统车企在这些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积累。
第三. 重塑组织和文化。
传统车企的基因决定了其在这一轮变革中的不利地位。
传统车企擅长流程和控制,不擅长创新和体验,对于很多传统车企的中层甚至高管来讲,不做任何改变可以确保不会出错,一切按照以前的流程和惯性驱动对于他们来讲是保住饭碗最稳妥的方式。
一位在传统合资企业工作多年的员工犀利的指出:
“由于项目数量多,每人手里可能同时有好几个项目,还都处在不同的阶段。流程只能将每个人的工作分割的更细更清晰,让责任归属更明确,也为了方便追责。不管主观上是否愿意,大公司里的小螺丝钉,必须学会踢皮球和打太极的基本技能。”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人最害怕的就是改变。
一家软件产品开发商对我们说,他们在和一些传统车企打交道的过程中,对方甚至会说:你们不要太创新,我们会接受不了。
这样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个案。有人曾经问某一传统IT企业的CEO:你怕什么?这位CEO回答:我怕选择。
的确,选择意味着改变,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害怕选择、害怕判断,喜欢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日子。但这真的会获得长久的安稳吗?大批的企业,就是在这样“温水煮青蛙”的日子中慢慢死去。
其次,传统车企的商业模式是卖硬件产品,制造业又是重资产的产业,决定了传统车企的毛利很低,难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持续的研发。
此外,传统车企的土壤和互联网公司有着天差地别,一位在造车新势力从事互联网安全方面的负责人表示,很多互联网人都想象早晨按时打卡上班的日子是什么样。和互联网公司相比,传统车企的薪资水平也是大打折扣,这些都导致了传统车企对软件人才的吸引力匮乏。而如果组建软件团队,又将冲击现有的薪资结构,另传统汽车人们感到恼火。
不仅如此,传统车企的组织文化导致其决策流程缓慢、官僚体系复杂、山头林立、论资排辈,难以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造出令人尖叫的产品。
汽车巨头曾经高高筑起的护城河,如今正在成为他们通往未来世界的绊脚石。当汽车以移动智能空间的身份出现的时候,传统汽车被彻底替代只是时间的问题。
汽车、互联网和人们工作及生活的深度结合,将迎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新出行时代。人们将更高效的工作和学习、获得更丰富的服务、享受更便利的生活。
在这个“智能移动空间”的时代,人类的生产力将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用更多的时间、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体验,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的巨头会倒下,同时又将有无数伟大的企业崛起,而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所有的企业和从业者都需要认真的思考自己在下一个时代所处的位置,或许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才能求得长久的生存。要么死的很惨,要么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