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爱车似乎受了寒一般,点火变得困难,时不时来一次趴窝,让人心烦不已;而更让人头疼的是坐上冷冰冰的座椅,倍感“清凉”的痛苦,每次上车都得挣扎好久;走在路上,车窗起雾,湿滑路面还得提心吊胆,步步小心.......开车出门反倒成了一种无形的累赘。
以上这种种问题,以懂哥自己日常的用车经验来看,其实并非什么大事,平时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就可以解决:比如说车子趴窝或者点火困难,很大原因源于电瓶亏电或者机油流动性不佳;至于座椅冰凉,只要会巧妙使用暖风模式,关闭AC利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所发出的热量取暖,舒服还不会增加车辆油耗;而车窗起雾,车辆都配有专门的除雾功能,只要会用就能轻松解决。
这些用车问题虽然影响心情,却并非大的隐患,相比之下,一氧化碳(CO)中毒、车内有毒气体危害索引的车内安全才是冬季值得大家警惕的潜在危险。
为了保证车内适宜温度,我们会开启内循环模式,将车内变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但是伴随着暖风而来的CO浓度会逐渐升高,人体血液中氧含量水平降低,当CO达到一定浓度后,人会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不自知,最终很可能因此中毒死亡,每年见诸媒体的此类事故就有不少。
比起CO中毒来说,车内异味所带来的“毒气”危害更大,更不易祛除,每年都有大量关于车内异味引发的投诉,比如此前有某品牌因为车内气味重,引出了首例车内“中毒”案,也引起了大家对于车内安全问题的关注。
被严重忽视的车内空气质量安全
2003年,车内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影响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车内有机挥发物(VOC)、车内气味强度(VOL)、车内致敏风险(VAR)、车内颗粒物(PM2.5)等有毒气体的真面目被揭开;2013年,车辆电磁辐射(EMR)超标被列为致癌物;
懂车科普:
VOC,诱发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车内常见的有苯、二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醇、十四碳烷、TVOC等,当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并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VOL——车内味道强弱衡量指标,往往伴随着VOC而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辆夏季长时间暴晒后,气味明显。当车内VOL强度达到一定指标后,同样会引起人体各种不适,很多车主喜欢在车内放上香水或者香氛来改善气味,殊不知这招并不能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VOC依旧存在,对人体的侵害依旧在延续!
杜绝源头污染的选材用料
汽车除了钢材件外,还有大量的覆盖件,多为皮革、塑料、橡胶等材料,他们被广泛应用在隔音板、饰板、座椅等部位,而这些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都会接触到大量化学物质。正因如此,他们成为了VOC与VOL的源头,在制造过程中用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内空气质量的优劣。
不容小觑的电磁辐射
随着电气化程度的加快,智能科技应用越来越多,电磁辐射已经成为影响车内乘员健康的一大幕后黑手,2013年电磁辐射正式被加入到车内致癌有害物质的行列。
相比有毒气体来说,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还无色无味,更为隐蔽,待发现问题时可能大多已经为时已晚,因此,电磁辐射需要我们从源头警惕。
必不可少的空气净化系统
好的材料奠定好的基础,却并不能阻挡外界的影响。在车内空气与外界对流过程中,尾气,PM2.5颗粒物等同样会进入到座舱中,这些外来的有害物质会让车内空气质量变差,而且PM2.5浓度过高时还会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直观的车内外空气质量监控
尽管有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对于广大车主来说,如何判断车内空气质量好坏,依旧处在一个全凭感知而无法具体量化以科学判别的未知阶段。但每一次困扰都会带动科技的再次发展,因此车内外空气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总结:
用车过程中点火、趴窝、起雾这般苦恼,我们可以通过做好车辆保养、提高用车技能等措施解决,而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则需要车企用心从材料源头、工艺等产品生产环节把好关,需要更多优秀的车型,为我们筑起一道防护网,将健康隐患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