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马奔驰等豪车的车头比普通的小轿车更长?为什么很多都说汽车车头越长越安全?看完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
前几年,大家对A0小车安全抱有怀疑态度,厂商在引入A0级小车的时候都要给百姓来个洗脑,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以及公关手段,把“小车安全不如大车”变成一个荒唐的“流言”。比较主流的手段就是,公布小车在欧洲或者北美的碰撞成绩(几乎所有主流A0小车都是5星),然后由此得出结论,碰撞安全性与车身尺寸无关。
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曾经做过一个很轰动的实验,不过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因为厂家都不想让大家知道。ADAC拿一台碰撞星级为5星的菲亚特500与一台碰撞星级只有4星的奥迪Q7对撞,按照厂家糊弄群众所用到的“唯星级”理论,菲亚特500这台小车将会把Q7给干掉。碰撞结果给人相当大的震撼,奥迪Q7车头溃缩区域只用了一半,而500整个乘员舱都被破坏掉,当乘员舱出现严重变形,如果是真人,估计场面将惨不忍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归根到底还是与星级评定的方式有关。汽车碰撞测试是用牵绳拉着车子以一定的速度撞向静止墙壁,在某种程度上,小车存在作弊的嫌疑,因为小车质量较轻,动能较小,碰撞时的能量较低,车身需要吸收的能量并不多。而奥迪Q7自身重量超过2吨,碰撞时动能相当大,如此大的能量要在一瞬间让车身吸收,对车架要求相当相当高。所以,奥迪Q7最终只拿到了4星。
的确,如果小车跟大车都是自己撞墙或者撞树的话,小车跟大车安全性几乎没有区别,有时小车甚至还比大车安全。但如果两车对撞的话,小车将会吃亏。在碰撞的时候,能量传递是倾向于动能大(动能与质量关系密切)的一方传给动能小的一方(先不考虑车身结构等)。所以说,双车碰撞的时候,质量大的一方往往会占据优势,最直观的例子,火车速度并不高,但被它撞上的话……
还有另一个案例,就是美国IIHS(美国高速公路保险协会)做过一个非常轰动的实验,就是拿同品牌的A0级车与B级车对撞。其中就有雅力士撞凯美瑞与飞度撞雅阁。碰撞结果相当吓人,雅力士三厢(相当于国内的威驰)与飞度撞得简直“不似人形”,A柱都出现了严重的扭曲,乘员舱发生极严重的破坏,如果是真实发生的话,估计前排乘员都被压扁了。
有人会用雅力士撞雷克萨斯LS430的碰撞试验来反驳我的观点,这个试验比雅力士撞凯美瑞更加悬殊,结果是雅力士乘员舱保持完好,车门仍能打开。但要知道,这是厂家自己做的试验,而且是用来做公关宣传的,整个碰撞必然是经过精密的设计,下面是笔者的猜测。
不知大家有没有研究过雷克萨斯LS430,具体年份忘了,在某一年美国汽车碰撞标准升级,要求异常苛刻,以至没有一款新车能达到5星的碰撞级别。雷克萨斯LS430竟然是第一款得到5星安全的新车型!LS430的设计相当特别,车头做得相当相当软,溃缩设计意图相当明显。
说回正题,雅力士车头无疑比极端设计的LS430要硬得多。在碰撞的时候,雅力士利用较硬的车头迫使车头较软的LS430更多的溃缩,利用LS430又长又软的车头作为自己的缓冲,这样一来,LS430吸收了碰撞绝大部分能量。由于LS430车头溃缩区足够的长,LS430乘员不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而雅力士也得到了缓冲,可谓做到双赢的效果。所以,笔者刚才在上面说到质量与碰撞安全关系的时候强调了一点,就是要忽略车身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还有一个同类型的经典试验,就是大众老款polo对撞辉腾。Polo虽然A柱非常了轻微的变形,但整个乘员舱仍保持得相当完好。其实道理与丰田的试验一样,老Polo这款A0小车碰撞虽然只有4星,但车头做得相当的硬,可以说没有什么溃缩车身思维。而辉腾车头相对较软,于是,辉腾较长较软的车头成了polo 的碰撞缓冲空间。
其实大众的设计相当聪明,就是把小车做硬,大车做软。小车车头较短,溃缩区先天就存在缺陷,所以要做得比较硬,从而在碰撞的时候迫使对方车头先溃缩,利用对方的溃缩作为自己的缓冲,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大车正好相反,应该把车头设计得比较软,利用溃缩区域长的优势充分吸收能量,降低乘员受到的冲击,而且也能起到保护小车的作用,达到所谓的“碰撞相容性”。不过,小车车头做硬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就是在自己撞静止障碍物时不能很好地溃缩吸能,会对驾驶员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可以说,小车安全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这个功利的年代,不知有多少厂家仍敢把小车车头给做硬,因为车头一做硬,必然对碰撞测试造成不利影响,碰出个4星无疑会对销量造成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