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40辆车连环相撞,造成人员受伤,双向全面堵车。这种连环相撞近年来频频发生,仅去年就发生多次。
造成这些连环相撞的主要原因是跟车距离太近,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不及。保持适当车距是安全行车的基本要求。高速公路的安全车距,通常情况下可以车速作为参考,即车速100km /h,则安全距离最好保持在100米左右。
通常而言,权威的安全指标都有余量,但很多人是相信经验不信书本的,喜欢用经验去吃掉这个余量。某种程度上,这种不信书本的行为,成为很多人心目中行业老手的标志,从体力劳动的司机、工人,甚至到脑力劳动的医生、工程师,都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象。显然,在这种文化下,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保持80米的距离,这个安全余量对很多人而言太大了。
于是,网上流传所谓的2秒原则。根据科学研究,一般驾车者的制动反应时间在0 .39~0 .63秒,采取制动的时间在1~1.35秒,两者之和为1.39~1.98秒,小于两秒。两秒钟的间隔,就可以保证前后车辆的有效制动。具体来说,2秒原则之下,10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需要保持55米的跟车距离。
显然,这个时候,安全余量已经被吃掉大部分了。不过,一方面,这个距离并不符合人的日常经验,另一方面,当这个两秒原则成为推荐指标的时候,人们就会忘记这已经是“经验吃掉余量”后的指标,而误以为是一个权威安全指标,那么,接下来,吃掉“权威”指标中的余量,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所以,当你真的与前车保持55米的距离,其他司机还是会觉得这个距离太长,他就会插进来,他插进来之后,你觉得跟车距离不够,放慢速度,拉大和插进来的这辆车的距离,然后,上一幕会再次发生,又会有新的车插进来。
在车不断插进来的时候,有的车还会挨着你的车头插进去,让你不得不踩刹车,一路胆战心惊,反而更加危险。于是,为了避免这个危险,你就得紧跟前车,保持二三十米不到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一旦前车出现问题,根本无法刹住,多车追尾、连撞必然发生。
很多人也许要说,跟车距离近是各国常态。事实的确如此,跟车距离同样不长,人性都是一样的。但是道路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却更差一些:从右侧慢速车道突然变到快车道;发现走错路了,一脚急刹车并变道;为了看路牌,一脚急刹车;变道贴着别人车头变等。本来需要更长的跟车距离,但实际情况却是,即便想拉长跟车距离也不行,不得不随大流保持更短的跟车距离。
这个时候,“遵守规则者反而更不安全,只能大家一起不遵守规则、不安全,才能相对安全”的互害式车际关系就发生了。
车的关系不过是人的关系的扩展。农民用化学药品种植农产品,建筑工人没有资质,工程师偷工减料,教师向学生索贿,医生收取红包,工人偷偷排放污染,官员受贿不严格执法,类似场景还很多很多。在这种关系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和其他交通违法行为不一样,跟车距离是动态的、变化的,很难有简单的办法去查处,这就意味着跟车距离只能依靠人的自觉与素质。作为个体,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办法,除了系好安全带,谨慎驾驶外,花更多的钱去买更结实、更好的车,就成为一个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