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对车的了解似乎比普通人深,嘴里常挂着“平台架构”、“屈服强度”、“前横置前驱”之类的词,听起来感觉挺专业。
但当你真想跟他们讨论点什么的时候,却又发现在他们眼里,什么车都是辣鸡。你心里很疑惑:这不太可能吧?但按照他们的逻辑,又好像挺有道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常见的歪理。
歪理一:XXX不就是XXX换壳么?
“换壳说”里最常用的例子就是ES和凯美瑞/亚洲龙了。百度里搜“ES 凯美瑞 换壳”,能出来50多万个结果。我原以为这就是“换壳说”歪理的巅峰成就,没想到一搜“高尔夫 A3 换壳”,直接出来400多万个结果。看来歪理攻击的对象不分国别啊。
根据这些人的逻辑,买宾利添越还不如买奥迪Q7,买古斯特不如买7系,买凯迪拉克XTS不如买别克君越,买奔驰A级不如买GLA。按照这个道理,他们大概会觉得比萨和葱油饼加肉没区别,饺子和馄饨也是同一种东西。
“换壳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平台化造车,实际上在一百多年前,通用汽车就在探索平台化了。从各种零部件的系列化、通用化,再到现在流水线上生产装配设备的通用化,平台造车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但同时也让人产生了质疑:同一集团下不同品牌的车型,是不是变成了换标、换壳的拉皮车呢?
就算像86/BRZ这样的纯种孪生车型,仅仅是使用不同刚度的弹簧,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操控特性。更别说同一集团下不同定位的车型,在使用了不同强度的钢材、不同材质的衬套,还有更多的焊点、更严格的装配公差控制、更多的喷涂工序之后,完全能让同平台的不同车型在行驶品质和外形观感上有天壤之别。
就算是完全一样的硬件,背后也有着不同的工程师标定成本。同一个配置的电脑,通过升级驱动就能获取更优化的性能,汽车也是同理。不同定位的车型,即使用了同样的发动机,同样的变速箱,但至少驾驶性的标定是肯定不一样的。你看宝马320iM还比普通的320i变速箱多一个Sport+模式呢。
歪理二: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这里要说的并不是进口车和国产车的品质差异,而是不同国家对于选车的偏好。网上很多对车稍微有点研究的人总爱说:美国皮卡卖得好,美国人懂车。日本K-Car卖得好,日本人懂车。欧洲遍地可见旅行车,欧洲人懂车。中国人一窝蜂买城市SUV,中国人土鳖不懂车。
在国内三四线城市,甚至在广袤的村镇,我们常常会碰到不好的路况,因此对通过性有一定要求;在城市里,高底盘,骑马路牙子停车不担心;地板高,老人家上车不用弯腰;早晚高峰交通堵塞状况多,车高视野好;大尾厢,旅游出行、置办年货很方便,而城市SUV用一个实惠的价格就能满足大车的需求。选择了满足自己需求的车,怎么就成不懂车了呢?
其实在这个语境下的“懂车”已经不是从实际需求出发,而是变成了“品位”的同义词。高品位的东西往往有个特点:小众、罕见。在文学研究领域中,有个词叫“陌生化”。人们总是对生活中少见、另类的东西容易感到新奇,从而延长细细品鉴的时间,而对常见的东西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旅行车、跑车,甚至全尺寸皮卡,如果真的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你还会觉得它们依然很有品位吗?
歪理三:可靠性胜于一切
确实,有一些极具个性的品牌,比如意大利的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英国的捷豹、陆虎,美国的Jeep,在质量可靠性上的口碑不太好。
确实,我们也要承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汽车是非常基础的通勤工具。但这个世界不是只存在一套价值取向,对一些用户而言,汽车作为通勤工具的属性并不是头等重要的。也许他们有不止一台车,也许车的运动性,品牌价值,外形或者内饰对他们来说比质量可靠性更重要。
因此对可靠性并不那么敏感的他们,选择了更有个性的车型。难道买路虎发现,不买丰田陆巡,就是傻瓜吗?显然不是。
更有甚者喜欢以偏概全,妖魔化某一类车的缺陷。比如大众以前的EA888烧机油,在网上就变成了大众都烧机油,仿佛全世界的只有大众一家烧机油,而日系车永不磨损,永不故障。其实早期国产的皇冠、锐志因为活塞环缺陷,一样烧机油,而本田很多车型的刹车盘极易变形导致抖动、跑偏,也是业内众所周知的。
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对可靠性有着近乎严苛的需求,世界上也没有哪台车永不故障。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千万种不同的色彩,才如此美丽,我们又何必要用同一套标准来要求所有的车呢?